12月27日,“榆林·陜北民歌展”在北京開幕,這次民歌展由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及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辦,榆林市委宣傳部、榆林市文旅局以及榆林各縣市區政府通通參與其中,據了解整個展覽將持續半年時間,于2024年6月27日結束,其間榆林相關部門及各縣市區還要依次舉行多場活動,規模之大和持續時間之久都屬首次。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陜北民歌在陜北人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可以說一首首高亢粗獷、悠揚質樸、熱情奔放的陜北民歌,就是向世人盡情展示著陜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和人文價值。在這次活動中,筆者從前方記者傳回的一個視頻中看到,70多歲的“陜北民歌歌王”王向榮、新時期的陜北優秀歌唱演員王曉怡、郭濤等同唱一首陜北民歌的畫面,讓人心潮澎湃,同時也感受到他們要向世人展示陜北民歌魅力的急切心情。
那么,陜北民歌該如何“出圈”?筆者認為不光要讓陜北民歌走出去陜北,全方位展示在更大舞臺,還要利用好短視頻平臺和社交媒體,以“歌”為媒,連接全網網民;以“聲”為橋,讓越來越的人通過陜北民歌了解陜北、認識榆林。
例如:如今在短視頻平臺上,最火的“科目三”被無數人翻唱,甚至“走出”國門,被網友譽為是一次完美的“文化輸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小生”陳麗君和團員友演出的現代越劇不斷被網友將精彩片段發到各大短視頻平臺,從而火遍全網,該劇目從此一票難求;英語老師董宇輝從小講堂到大直播間,憑借著自身淵博的學識走紅抖音,被網友戲稱是“拯救了一個上市公司”;還有,最近大熱的旅游目的地“哈爾濱”,因為短視頻平臺上不斷傳出“驚喜”視頻,引得全國各地的網友爭先恐后要去當“小土豆”……
得短視頻者得“天下”,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如此龐大的群體和平臺,筆者認為,陜北民歌要想“出圈”必須要借助網絡,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的力量,可以從推出視頻、編輯文案、打造爆款、培養網紅等等方面一一入手,最終目的是從推薦陜北民歌到向全網宣介榆林。
王丹